當前位置: 上海徐浦中醫醫院 > 中醫腫瘤科 >
隨著胸部 CT 檢查在體檢中的普及,越來越多的人在報告單上看到 “肺結節” 三個字。面對這個陌生的名詞,不少人陷入恐慌:肺結節會癌變嗎?它和肺癌到底有什么關系?上海徐浦中醫醫院腫瘤科專家王菊勇醫生指出,發現肺結節不必過度焦慮,但也不能掉以輕心,科學認識二者關系才能正確應對。
肺結節≠肺癌:大部分是 “良性過客”
王菊勇醫生解釋,肺結節是指肺部影像上直徑小于或等于 3 厘米的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灶,通俗來說就是肺上長了個 “小疙瘩”。從臨床數據來看,80% - 90% 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,可能由炎癥、感染、肺內淋巴結等原因引起。比如因肺炎痊愈后留下的纖維灶,或是吸入灰塵后形成的肉芽腫,這些都屬于良性結節,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。因此,體檢發現肺結節,首先要保持冷靜,不要盲目給自己 “判死刑”。
警惕高危特征:這些結節需重點關注
雖然多數肺結節是良性的,但也有一部分存在惡變風險。王菊勇醫生強調,以下特征的肺結節需格外警惕:
大小:直徑越大,惡變可能性越高。一般來說,直徑小于 5 毫米的肺結節惡變率低于 1%;直徑在 11 - 20 毫米的結節,惡變率約為 33%;直徑大于 20 毫米的結節,惡變率高達 64%。
形態:邊緣不規則、有毛刺征、分葉狀,或內部出現空泡征、胸膜凹陷征的結節,惡性風險更高。
密度:磨玻璃結節要特別關注,尤其是混合磨玻璃結節(既有磨玻璃成分又有實性成分),惡變概率相對較高。
科學應對:定期隨訪與中醫干預雙管齊下
對于發現肺結節的患者,王菊勇醫生建議采取 “定期隨訪 + 中醫干預” 的綜合策略。首次發現肺結節后,醫生會根據結節的大小、形態、密度等因素,制定個性化的隨訪方案。通常情況下,較小的良性結節可每年復查一次;高危結節則需縮短復查周期,可能每 3 - 6 個月就要檢查一次。
在隨訪觀察期間,上海徐浦中醫醫院發揮中醫特色優勢,通過中藥調理改善患者體質。王菊勇醫生介紹:“中醫認為肺結節的形成與正氣虧虛、痰瘀互結有關,通過扶正祛邪、化痰散結的中藥方劑,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,抑制結節生長,部分患者的肺結節甚至能縮小或消失。”
體檢發現肺結節是身體發出的 “健康預警”,而非 “癌癥判決書”。在上海徐浦中醫醫院王菊勇醫生團隊的幫助下,通過科學規范的管理和中西醫結合的治療,大部分肺結節患者都能收獲良好的預后。記住,保持理性、積極應對,才是戰勝疾病的第一步。
健康熱線:021-6685 5555
地址: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(近凌兆路)
公安部備案號:31011502000970
ICP備案號:滬ICP備16020585號-19
醫療備案:滬衛(中醫)網審【2014】第20013號
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。